好得很程序员自学网

<tfoot draggable='sEl'></tfoot>

Websocket协议解析

WebSocket protocol 是HTML5一种新的协议。它是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full-duplex)。

现 很多网站为了实现即时通讯,所用的技术都是轮询(polling)。轮询是在特定的的时间间隔(如每1秒),由浏览器对服务器发出HTTP request,然后由服务器返回最新的数据给客服端的浏览器。这种传统的HTTP request 的模式带来很明显的缺点 – 浏览器需要不断的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然而HTTP request 的header是非常长的,里面包含的数据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值,这样会占用很多的带宽。

而最比较新的技术去做轮询的效果是Comet – 用了AJAX。但这种技术虽然可达到全双工通信,但依然需要发出请求。

在 WebSocket API,浏览器和服务器只需要要做一个握手的动作,然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快速通道。两者之间就直接可以数据互相传送,改变了原有的B/S模式。

在这里是关于Websocket在 php 中的实现,这篇文章里,我主要对websocket 协议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Websocket 业务模型

浏览器端的websocket 请求一般是

 // javacsript
  var ws = new WebSocket("ws://127.0.0.1:4000");
  ws.onopen = function(){
    console.log("succeed");
  };
  ws.onerror = function(){
    console.log(“error”);
  };
  ws.onmessage = function(e){
  console.log(e); 
  } 

Opcode 4bit 帧类型,

Mask 1bit 掩码,是否加密数据,默认必须置为1

Payload len 7bit 数据的长度,当这个7 bit的数据 == 126 时,后面的2 个字节也是表示数 据长度,当它 == 127 时,后面的 8 个字节表示数据长度Masking-key 1 or 4 bit 掩码Payload data playload len bytes 数据

所以我们这里的代码,通过判断 Playload len的值,来用 substr 截取 Masking-key 和 PlayloadData。

根据掩码解析数据的方法是:

for( i = 0; i < data.length ; i++){
   orginalData += data[i]  ^  maskingKey[i mod 4]; 
} 

在PHP中,当我们收到数据之后,按照这里的格式截取数据,并将其按照这里的方法解析后就得到了浏览器发送过来的数据。 当我们想把数据发送给浏览器时,也要按照这个格式组装frame。 这里是我的方法:

function frame($s){
   $a = str_split($s, 125);
   if (count($a) == 1){
   return "\x81" . chr(strlen($a[0])) . $a[0];
   }
   $ns = "";
   foreach ($a as $o){
   $ns .= "\x81" . chr(strlen($o)) . $o;
   }
   return $ns;
  } 

强 行将要发送的数据分割成 125 Byte / frame,这样 playload len 只需要 7 bits。也就是直接将数据的长度的ascall码拼接上去,然后后面跟上要发送的数据。 每一个 frame 前面加的 ‘\x81’ 用二进制就是: 1000 0001 1000 :

1 是 FIN

000 是三个备用的bit

0001 : 指的是 opcode 官方的解释:

可以设置 opcode的值,来告诉浏览器这个frame的数据属性。

以上就是Websocket 协议解析的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PHP中文网(HdhCmsTestgxlcms测试数据)!

查看更多关于Websocket协议解析的详细内容...

  阅读:4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