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 p;
虽然一些常见中文字体,例如“宋体”,“微软雅黑”等,直接使用中文名称作为 CSS font-f ami ly 的属性值也能 生效 ,但我们一般都不使用中文名称,而是使用英文名称,主要是规避乱码的 风险 。还有一些中文字体,直接使用中文名称作为CSS font-f am ily 的属性值是没有效果的,如“思 源 黑体”, “兰亭黑体”等,需要使用对应的英文字体名称才可以。
总而言之一句话,你要想使用中文字体,就必须要 知道 其对应的英文名称。
我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几乎唯一流传一份中英文对应数据是2010年某位 同学 整理的,现在已经2017年了,所以其中不少内容已经过时了,如“仿宋_GB2312”、“楷体_GB2312” windows7及其以后版本都没有了;同时有很多遗漏和缺失的地方,例如OS X新晋“苹方”等字体。
所以,我特意花了一两天的时间,对以往的数据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保证每一个字体都在不同系统下一个一个亲自测试验证,整理了一份更完善的中文字体英文名称对应关系一览表,您可以狠狠地点击这里:CSS font-family中文字体对应的英文名称一览表demo
列表不仅仅是显示了对应关系,本身就是基于自身所表示的字体来渲染的,因此,某种意义上可以检测你的 电 脑 是否 安装了此字体,例如,“黑体”这一个表格行的CSS font-family 全部都是使用的“黑体”,并且可以切换为浏览器默认字体来对照效果,如下截图所示:
但是一种操作系统,肯定是无法看全所有字体效果的,因此你也可以直接看下面的完整的截图效果:
开源字体部分
补充于2017-03-30
新增部分版权字体,如方正 系列 字体和汉仪系列字体的中文和英文对应关系图。
关于中文字体对应英文名称的一些补充说明
@H_ 126 _63@“ 微软 正黑体”一款全面支援ClearTy PE 技 术 的TrueType无衬线字体,用于繁体中文系统,例如中国台湾地区和 香港 澳门地区,相对应的,中国大陆地区的是 微软雅黑 ,对于微软雅黑和微软正黑,不好 简单 的用 简体 或者 繁体来区分他们,因为这两套字体都同时包含了比较完整的简繁体汉字,以确保在简体和繁体混排的页面上都能够完美的显示。但由于两岸的文教 部门 在各自的文字规范中对汉字的写法规定有很多 细节 上的不同,所以这两套字形在正式场合是不能混淆使用的。
我们平常所说的“ 宋体 ”,都是指的“中易宋体”,英文名称SimSun,“黑体”类似的是“中易黑体”。在OS X常见内置中文字体中我罗列了一个“宋体-简”,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宋体-简”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宋体”并不是同一个字体,其英文名称是“Songti SC”,需要注意甄别。
尤其在OS X也就是 苹果 操作系统中的字体经常会出现“SC”,这个“SC”指的是“简体”(Simplified Chinese)的 意思 ,相对应的还有“TC”,指的是“繁体”(Trad IT ional Chinese)的意思。
Windows系统本身默认的中文字体并不多,和OS X操作系统相比就逊色很多,尤其OS X操作系统中的“翩翩体”,“手札体”这几个手写体就非常的赞!但是好在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Office的比例相当高,因此如果不是要求非常严格的话,我们还是可以使用很多中文字体的。例如“华文行楷”,“华文新魏”,“华文隶书”等华文字体。
其中,“华文黑体”和“华文细黑”有一段故事:OS X 10.6版本之前,“华文黑体”由“华文细黑(STXih ei )”和“华文黑体(STHeiti)”这两个字重组成,但10.6之后“华文黑体”重组,就没有“华文细黑”这么一说了。因此,我把“华文细黑”归在了Office安装字体一类,而“华文黑体”归在OS X之中。根据我的测试,两个字体并不能随意互通有无,而且似乎还有浏览器有关系,OS X系统下,似乎Safari能够向下兼容“华文细黑”,Ch rom e却不可以;反过来,windows系统下,无法认识“华文黑体(STHeiti)”。
又或者是使用“ 圆 体”,windows系统下有个“幼圆”,OS X下有个“圆体-简”,都是 统一 风格的字体,也是可以在实际项目中尝试使用的。
所有英文名称大小写都经过一定的考量,并不是随便设定的,虽然说CSS font-family 对名称的大小写不怎么敏感,但是,根据我的经验,最好至少首字母要大写,否则在使用CSS unicode-range 的时候可能会踩到一些坑。
“思源黑体”是Adobe与 GOOGLE 宣布推出的一款开源字体,风格介于现代和传统之间。设计目标是可以广泛用于多种 用途 的计算机字体,比如用于手机、平板、或者桌面的用户界面、网页浏览或者电子书阅读 等等 ,包含7个字重。很多网站以及很多资料都显示“思源黑体”英文名称是“Noto Sans CJK SC”,根据我的测试,windows和OS X操作系统下都是下是无效的,请使用我这里的“Source Han Sans CN”。“汉仪旗黑”这种字体的字重非常丰富,比CSS font-weight 支持的字重属性值还要多,上表仅示意了3个字重。而且根据我的测试,英文名称必须要带上对应的自重(就是40S, 50S之类的)才能有效果,这其实是有点怪的,也可能我使用方式不对吧,可见至少在web领域的使用上没有“思源黑体”那么友好。然后,该字体有版权,大家使用的时候悠着点。
“思源宋体”对应于思源黑体的宋体字体,也是Google和Adobe联合开发的免费中文字体。旨在更好地服务东亚15亿人口。“文泉驿微米黑”是Google D ROI d的开源衍生字体。Droid字体系是Google包含在著名的开源手机平台Android系统中的默认字体,其中的Droid Sans Fallback包含CJK标准汉字16000余个,是目前所知为数不多的开源中文字体之一(也是继文泉驿正黑之后的第二个开源中文黑体)。由于该字体的设计目标为手机等嵌入式设备,与其他常见中文字体比较,一个显著的优点是文件极为精简,只有不到3M。另外该字体汉字字型设计也非常优雅,可以与 Windows/Mac OS系统中的界面字体媲美。
结束语
一人之力微薄,有错误或者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大力指证,一定及时更新。同时也欢迎各位同仁反馈其他一些常用中文字体CSS font-family 使用的英文名称。
就这些,感谢阅读,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最后补充2017-03-31
为了证明效果, 文章 中的所有字体中文英文名称对照全部是截图,如果希望有文字版,请前往demo页面复制,地址为://www.zhangxinxu .COM /& # 8230;/font-family-chinese-english.ht ML
(本篇完)
觉得 可用,就经常来吧! 欢迎评论哦! html5教程 ,巧夺天工,精雕玉琢。小宝典献丑了!
总结
以上是 为你收集整理的 html5教程-CSS font-family常见中文字体对应的英文名称 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 html5教程-CSS font-family常见中文字体对应的英文名称 所遇到的问题。
如果觉得 网站内容还不错, 推荐好友。
查看更多关于html5教程-CSS font-family常见中文字体对应的英文名称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