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得很程序员自学网

<tfoot draggable='sEl'></tfoot>

python迭代器以及itertools模块

迭代器

在python中,迭代器协议就是实现对象的__iter()方法和next()方法,其中前者返回对象本身,后者返回容器的下一个元素。实现了这两个方法的对象就是可迭代对象。迭代器是有惰性的,只有在使用时才会产生,这就为处理大量数据提供了好处,不同一次性把所有数据写入内存。下面自己写了一个迭代器,可以看到使用for循环可以处理自己编写的迭代器,实现了迭代器协议的对象,可以使用任何类似于for循环这样的迭代器工具。但是,看下面的 输出,第二次 输出为空,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在使用list时,可以多次 输出同一个对象,这和实现了自己实现了迭代器协议的对象有什么区别?

class i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
self.a = 0
self.n = n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def next(self):
if self.a < self.n:
self.a += 1
return self.a
else:
raise StopIteration
i=it(5)
for j in i:
print j,
print ''
print '------'
for j in i:
print j
# 1 2 3 4 5
# ------

经过学习,得知,list等类型迭代器返回的是一个迭代器对象,不是返回了本身。那么就写了如下代码进行测试,经过打印 输出可以看到,类TestIt的对象是可以反复使用的。那么又有一个问题了,没有实现next()方法的对象,还是迭代器对象吗?这是因为在使用it类时,是返回了迭代器对象的,把迭代的功能使用了it迭代器实现,也就是说相当于实现了迭代器协议。迭代器协议在python中很有用,python中有一个关于迭代器的模块itertools,下面我就学习一下itertools模块,看看有哪些惊喜!

class TestI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a):
self.a = a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it(self.a) 

itertools

无限迭代器

1 count(),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是开始的数字,第二个是步幅,默认从0开始,用法如下

import itertools as it

c = it.count(10, 2)
for i in c:
    if i > 20:
        break
    print i,
# 10 12 14 16 18 20 

2 cycle(),接受一个参数,该参数是迭代器对象(列表,字符串等),会循环生成迭代器中的元素

c = it.cycle([1, 2, 3])
i = 1
for j in c:
    if i > 7:
        break
    print j,
    i += 1 

3 repeat(),接受两个参数,用于生成第一个参数n次

for j in it.repeat([1, 2, 3], 4):
print j 
 for j in it.tee('abc', 4):
     print list(j) 

2 combinations ( iterable , r ), 求序列的组合,其中,r 指定生成组合的元素的长度,是必需的参数

3 combinations_with_replacement(iterable, r),生成的组合包含自身元素

 print list(it测试数据binations_with_replacement('abc', 2))
 # [('a', 'a'), ('a', 'b'), ('a', 'c'), ('b', 'b'), ('b', 'c'), ('c', 'c')] 

更多python迭代器以及itertools模块相关文章请关注PHP中文网!

查看更多关于python迭代器以及itertools模块的详细内容...

  阅读: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