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的开发工作中,我们通常会使用redis数据库做缓存、分布式锁/消息队列等。但是我们通常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在搭建配置好redis服务器之后,默认建立了16个数据库?
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疑问。
一、16个数据库的由来
redis是一个字典结构的存储服务器,一个redis实例提供了多个用来存储数据的字典,客户端可以指定将数据存储在哪个字典中。这与在一个关系数据库实例中可以创建多个数据库类似(如下图所示),所有 可以将其中的每个字典都理解成一个独立的数据库。
redis默认支持16个数据库,可以通过调整redis的配置文件redis/redis.conf中的databases来修改这一个值,设置完毕后重启redis便完成配置。
客户端与redis建立链接后会默认选择0号数据库,不过可以随时使用select命令更换数据库。
# 切换数据库操作:切换到1 127.0.0.1:6379> SELECT 1 OK 127.0.0.1:6379[1]> 127.0.0.1:6379[1]> # 切换到0 127.0.0.1:6379[1]> SELECT 0 OK 127.0.0.1:6379> # 从1号库中获取username 127.0.0.1:6379[1]> get username 。
推荐学习:redis数据库教程
以上就是redis为什么默认建立16个数据库的详细内容!
查看更多关于redis为什么默认建立16个数据库的详细内容...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好得很程序员自学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aodehen.cn/did77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