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得很程序员自学网

<tfoot draggable='sEl'></tfoot>

Java中泛型总结(推荐)

java 泛型(generics)是 jdk 5 中引入的一个新特性, 泛型提供了编译时类型安全检测机制,该机制允许程序员在编译时检测到非法的类型。
泛型的本质是参数化类型,也就是说所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

泛型类

范例:泛型类的基本语法

?

1

2

3

class myclass<t> {

     t value1;

}

尖括号 <> 中的 t 被称作是类型参数,用于指代任何类型。实际上这个t你可以任意写,但出于规范的目的,java还是建议我们用单个大写字母来代表类型参数。常见的如:

t 代表一般的任何类。 e 代表 element 的意思,或者 exception 异常的意思。 k 代表 key 的意思 v 代表 value 的意思,通常与 k 一起配合使用。 s 代表 subtype 的意思,文章后面部分会讲解示意。

范例:泛型类引入多个类型参数以及使用

?

1

2

3

4

5

6

7

8

9

class myclass<t,e> {

     t value1;

     e value2;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class<string,integer> myclass1 = new myclass<string,integer>();

     }

}

当开发的程序可以避免向下转型,也就意味着安全隐患被消除了。尽量不要去使用向下转型。
泛型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向下转型的需求。引入泛型后,如果明确设置了类型,则为设置类型;如果没有设置类型,
则默认为object类型。

泛型方法

泛型不仅可以用于定义类,还可以单独来定义方法。如下所示:
范例:泛型方法定义

?

1

2

3

4

5

class myclass{

     public <t> void testmethod(t t) {

         system.out.println(t);

     }

}

 泛型方法与泛型类稍有不同的地方是,类型参数也就是尖括号那一部分是写在返回值前面的。 中的 t 被称为类型参数,而方法中的 t 被称为参数化类型,它不是运行时真正的参数。

当然,声明的类型参数,其实也是可以当作返回值的类型的。

范例:使用类型参数做返回值的泛型方法

?

1

2

3

4

5

class myclass{

     public <t> t testmethod(t t) {

         return t;

     }

}

在程序类中追加了泛型的定义后,避免了classcastexception 的问题,但是又会产生新的情况:参数的统一问题。

范例:观察程序

?

1

2

3

4

5

6

7

8

9

10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essage<integer> message = new message() ;

         message.setmessage( 99 );

         fun(message); // 出现错误,只能接收string

     }

     public static void fun(message<string> temp){

         system.out.println(temp.getmessage());

     }

}

范例:使用通配符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essage<integer> message = new message() ;

         message.setmessage( 55 );

         fun(message);

     }

     // 此时使用通配符"?"描述的是它可以接收任意类型,但是由于不确定类型,所以无法修改

     public static void fun(message<?> temp){

         //temp.setmessage(100); 无法修改!

         system.out.println(temp.getmessage());

     }

}

泛型接口

泛型除了可以定义在类中,也可以定义在接口里面,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泛型接口。

范例:定义一个泛型接口

?

1

2

3

4

interface imessage<t> {

     // 在接口上定义了泛型

     public void print(t t) ;

}

范例:在子类定义时继续使用泛型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interface imessage<t> {

      // 在接口上定义了泛型

     public void print(t t) ;

}

class messageimpl<t> implements imessage<t>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int(t t) {

         system.out.println(t);

     }

}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message<string> msg = new messageimpl() ;

         msg.print( "hello world" );

     }

}

以后我们编写的程序一定会使用泛型接口,要求大家一定要掌握。

类型擦除

泛型是 java 1.5 版本才引进的概念,在这之前是没有泛型的概念的,但显然,泛型代码能够很好地和之前版本的代码很好地兼容。

这是因为,泛型信息只存在于代码编译阶段,在进入 jvm 之前,与泛型相关的信息会被擦除掉,专业术语叫做类型擦除。

通俗地讲,泛型类和普通类在 java 虚拟机内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java中泛型总结详解整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网站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busybox1587/article/details/88809668

查看更多关于Java中泛型总结(推荐)的详细内容...

  阅读: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