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得很程序员自学网

<tfoot draggable='sEl'></tfoot>

Java线程池7个参数的含义

所谓的线程池的 7 大参数是指,在使用 ThreadPoolExecutor 创建线程池时所设置的 7 个参数,

如以下源码所示:

?

1

2

3

4

5

6

7

8

9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 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

     //...

}

这 7 个参数分别是:

corePoolSize: 核心线程数。 maximumPoolSize: 最大线程数。 keepAliveTime: 空闲线程存活时间。 TimeUnit: 时间单位。 BlockingQueue: 线程池任务队列。 ThreadFactory: 创建线程的工厂。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拒绝策略。

参数1:corePoolSize

核心线程数:是指线程池中长期存活的线程数。

这就好比古代大户人家,会长期雇佣一些[长工]来给他们干活,这些人一般比较稳定,无论这一年的活多活少,这些人都不会被辞退,都是长期生活在大户人家的。

参数2:maximumPoolSize

最大线程数:线程池允许创建的最大线程数量,当线程池的任务队列满了之后,可以创建的最大线程数。

这是古代大户人家最多可以雇佣的人数,比如某个节日或大户人家有人过寿时,因为活太多,仅靠[长工]是完不成任务,这时就会再招聘一些[短工]一起来干活,这个最大线程数就是[长工]+[短工]的总人数,也就是招聘的人数不能超过 maximumPoolSize。

注意事项:

最大线程数 maximumPoolSize 的值不能小于核心线程数 corePoolSize,否则在程序运行时会报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非法参数异常,

如下图所示: 

参数3:keepAliveTime

空闲线程存活时间,当线程池中没有任务时,会销毁一些线程,销毁的线程数=maximumPoolSize(最大线程数)-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

还是以大户人家为例,当大户人家比较忙的时候就会雇佣一些[短工]来干活,但等干完活之后,不忙了,就会将这些[短工]辞退掉,而 keepAliveTime 就是用来描述没活之后,短工可以在大户人家待的(最长)时间。

参数4:TimeUnit

时间单位:空闲线程存活时间的描述单位 ,此参数是配合参数 3 使用的。 参数 3 是一个 long 类型的值,比如参数 3 传递的是 1,那么这个 1 表示的是 1 天?还是 1 小时?还是 1 秒钟?是由参数 4 说了算的。

TimeUnit 有以下 7 个值:

TimeUnit.DAYS:天 TimeUnit.HOURS:小时 TimeUnit.MINUTES:分 TimeUnit.SECONDS:秒 TimeUnit.MILLISECONDS:毫秒 TimeUnit.MICROSECONDS:微妙 TimeUnit.NANOSECONDS:纳秒

参数5:BlockingQueue

阻塞队列:线程池存放任务的队列,用来存储线程池的所有待执行任务。  它可以设置以下几个值:

ArrayBlockingQueue: 一个由数组结构组成的有界阻塞队列。 LinkedBlockingQueue: 一个由链表结构组成的有界阻塞队列。 SynchronousQueue: 一个不存储元素的阻塞队列,即直接提交给线程不保持它们。 PriorityBlockingQueue: 一个支持优先级排序的无界阻塞队列。 DelayQueue: 一个使用优先级队列实现的无界阻塞队列,只有在延迟期满时才能从中提取元素。 LinkedTransferQueue: 一个由链表结构组成的无界阻塞队列。与SynchronousQueue类似,还含有非阻塞方法。 LinkedBlockingDeque: 一个由链表结构组成的双向阻塞队列。

比较常用的是 LinkedBlockingQueue,线程池的排队策略和 BlockingQueue 息息相关。

参数6:ThreadFactory

线程工厂: 线程池创建线程时调用的工厂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设置线程的优先级、线程命名规则以及线程类型(用户线程还是守护线程)等。

 线程工厂的使用示例如下: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线程工厂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 new Thread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Thread newThread(Runnable r) {

             // 创建线程池中的线程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r);

             // 设置线程名称

             thread.setName( "Thread-" + r.hashCode());

             // 设置线程优先级(最大值:10)

             thread.setPriority(Thread.MAX_PRIORITY);

             //......

             return thread;

         }

     };

     // 创建线程池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 10 , 10 , 0 ,

                                                                    TimeUnit.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

                                                                    threadFactory); // 使用自定义的线程工厂

     threadPoolExecutor.submit(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hread 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System.out.println(String.format( "线程:%s,线程优先级:%d" ,

                                              thread.getName(), thread.getPriority()));

         }

     });

}

以上程序的执行结果如下: 

 从上述执行结果可以看出,自定义线程工厂起作用了,线程的名称和线程的优先级都是通过线程工厂设置的。

参数7: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拒绝策略:当线程池的任务超出线程池队列可以存储的最大值之后,执行的策略。  默认的拒绝策略有以下 4 种:

AbortPolicy: 拒绝并抛出异常。 CallerRunsPolicy: 使用当前调用的线程来执行此任务。 DiscardOldestPolicy: 抛弃队列头部(最旧)的一个任务,并执行当前任务。 DiscardPolicy: 忽略并抛弃当前任务。

线程池的默认策略是 AbortPolicy 拒绝并抛出异常。

总结

本文介绍了线程池的 7 大参数:

corePoolSize :核心线程数,线程池正常情况下保持的线程数,大户人家[长工]的数量。 maximumPoolSize :最大线程数,当线程池繁忙时最多可以拥有的线程数,大户人家[长工]+[短工]的总数量。 keepAliveTime :空闲线程存活时间,没有活之后[短工]可以生存的最大时间。 TimeUnit :时间单位,配合参数 3 一起使用,用于描述参数 3 的时间单位。 BlockingQueue :线程池的任务队列,用于保存线程池待执行任务的容器。 ThreadFactory :线程工厂,用于创建线程池中线程的工厂方法,通过它可以设置线程的命名规则、优先级和线程类型。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拒绝策略,当任务量超过线程池可以保存的最大任务数时,执行的策略。

到此这篇关于Java线程池7个参数的含义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Java线程池参数内容请搜索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

原文链接:https://juejin.cn/post/7072921565079273480

查看更多关于Java线程池7个参数的含义的详细内容...

  阅读:19次